财经网资本市场讯 当硅料、硅片相继降价,光伏电池环节的议价能力正逐步提升。
12月8日,天合光能公告称,与通合新能源(金堂)有限公司(下称“通合新能源”)及通威太阳能签订单晶PERC电池片长单采购合同。
合同约定2023年,公司向合同对方采购182尺寸电池片合计2368MW,210尺寸电池片合计8215MW。按照当前市场价格测算,预计2023年采购金额合计139.7亿元(含税)。实际采购价格采取月度议价方式。
根据公开资料,卖方之一的通合新能源是通威太阳能、天合光能的联合一体化布局,设立于2020年12月,通威太阳能和天合光能分别持有65%、35%的股份。
财经网注意到,天合光能此次采购的电池均为大尺寸PERC电池,其中210和182尺寸的占比分别为77.62%、22.38%。通威股份近期在接受机构调研时也曾表示,目前PERC电池仍是市场主流需求。
天合光能表示,本次长单采购合同的签订将为公司单晶PERC电池片产品的长期稳定供应提供有力保障,有助于公司及时有效应对市场环境变化,符合公司未来发展战略规划。
在光伏行业的扩产浪潮之下,上下游企业签署长单已锁定材料供应已成为普遍现象,硅料、硅片环节的百亿长单频现。
9月14日,天合光能披露,公司与南玻A签署价值212.17亿元的硅料采购合同,此前隆基绿能、双良节能、晶科能源等头部硅片、组件企业也签订了百亿级硅料长单。但电池片环节的长单并不多见。
从产业链价格来看,10月份开始,通威股份电池片价格“单月两涨”,超过硅片环节涨幅。据PV InfoLink 12月8日发布数据,硅料、硅片价格继续下跌,其中多晶硅致密料现货均价为282元/公斤,跌幅2.4%;各个尺寸硅片价格均出现下滑,210尺寸(150μm)硅片价格降幅为2.6%。电池片价格跌幅略低,单晶perc166电池价格与上周持平,182尺寸和210尺寸跌幅均为1.5%。
中航证券研报认为,近半年来光伏电池片与硅片价格差在逐步扩大。大尺寸高效电池片产能目前较为紧缺,同时电池片价格与硅片价格差距拉大有望进一步刺激电池厂商加速扩产,从而令光伏电池设备供应商充分受益。
此外,光伏电池环节正处于技术迭代的关口。尽管N型电池的方向已确定,但目前TOPcon、HJT、P-IBC等新型电池技术百花齐放,对于技术路线选择的担忧也使电池企业的扩产相对谨慎。
据中国光伏协会数据,前三季度,国内多晶硅产量55万吨,同比增长52.8%;硅片产量236 GW,同比增长43%;电池片产量209 GW,同比增长42.2%;组件产量191 GW,同比增长46.9%。其中,多晶硅产量同比增速最快,电池片环节最缓。
可以预想的是,随着硅料、硅片的供给瓶颈得到缓解甚至出现过剩的情况,产业链利润有望加速流向下游的电池片、组件环节。
国信证券也在研报中指出,由于大尺寸和N型迭代带来的结构性紧缺,相关企业盈利能力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电池片环节议价能力较强,看好未来电池片环节的发展。
 电池交流
 电池交流 电池技术
 电池技术 电池问答
 电池问答 供求信息
 供求信息 电池回收
 电池回收 认证检测
 认证检测 电池管理系统
 电池管理系统 电池修复
 电池修复 广告发布
 广告发布 锂电池
 锂电池 动力电池
 动力电池 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 磷酸铁锂电池
 磷酸铁锂电池 三元锂电池
 三元锂电池 18650锂电池
 18650锂电池 锂电池厂家
 锂电池厂家 钠离子电池
 钠离子电池 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 电池会议
 电池会议 电池展会
 电池展会 商务活动
 商务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