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模组pack的制作过程,自动化和人工操作的最佳结合点在哪里?
-
复杂工艺与简单工艺结合
-
自动化负责复杂工艺:在模组 pack 制作中,一些对精度、稳定性要求极高的复杂工艺,如高速高精度的激光焊接、电芯的自动化分选和配组等,适合采用自动化设备。自动化激光焊接设备能够以极高的速度和精度完成极耳与连接片的焊接,保证焊接质量的一致性,减少虚焊、漏焊等缺陷。自动化的电芯分选设备可以快速准确地测量电芯的各项参数,并根据预设标准进行配组,提高模组的整体性能。
-
人工负责简单工艺:对于一些相对简单、灵活性要求较高的工序,如物料的初检和搬运、模组外壳的手动装配等,可以由人工完成。人工在物料初检时能够凭借经验快速判断物料的外观是否存在明显缺陷,在搬运过程中也能灵活应对各种场地和环境情况。手动装配模组外壳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确保外壳安装紧密、整齐。
-
质量检测环节
-
自动化进行初步检测:自动化检测设备可以快速对模组进行初步的电气性能检测,如使用自动测试系统对模组的电压、内阻、绝缘电阻等参数进行快速测量和分析,能够在短时间内检测出大量模组的基本性能指标,及时发现明显的参数异常。
-
人工进行精细检查:对于一些自动化检测难以判断的细微缺陷,如焊接点的微观裂纹、极耳与连接片之间的微小间隙等,需要人工借助显微镜等工具进行精细检查。人工可以凭借经验和专业知识,对这些潜在的质量问题进行准确判断,及时发现并处理自动化检测容易遗漏的问题。
-
生产流程的不同阶段
-
自动化用于批量生产阶段:在大规模批量生产阶段,自动化生产线能够发挥其高效、稳定的优势,实现模组 pack 的快速组装和生产。例如,自动化的电芯上料、焊接、模组堆叠等工序可以连续不断地进行,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
人工参与小批量和调试阶段:在小批量生产、新产品试产或设备调试阶段,人工操作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人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工艺参数、处理突发问题,快速适应产品设计的变更和调整。例如,在新产品试产时,人工可以更细致地观察每个生产步骤,及时发现设计和工艺上的问题,并反馈给相关部门进行改进。
-
成本与效益的平衡
-
自动化提升长期效益:对于一些重复性高、劳动强度大的工序,采用自动化设备虽然初期投资较大,但从长期来看,可以显著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减少质量波动,从而提升整体效益。例如,自动化的模组组装生产线可以 24 小时不间断运行,生产效率远高于人工组装,而且能够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
人工控制短期成本:在生产任务不饱和或订单量不稳定的情况下,适当保留一些人工操作可以避免自动化设备的闲置和浪费,降低生产成本。人工操作可以根据订单量的变化灵活调整工作时间和人员数量,在短期内具有更好的成本控制能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