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规模
-
全球市场:2023 年,全球 3D 打印金属市场收入为 8.455 亿美元,预计到 2030 年将达到 29.655 亿美元,2024-2030 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19.6%。
-
地区差异:欧洲在 2023 年是最大的收入生成市场。从国家层面来看,西班牙预计在 2024-2030 年期间将实现最高的复合年增长率,德国预计在 2030 年按收入计算将引领全球市场。北美在 2023 年占全球 3D 打印金属市场收入的 27.3%。亚洲地区市场增长迅速,中国等国家在该领域的发展也较为突出。
竞争格局
-
厂商类型2:市场竞争格局呈现多元化、全球化特点。既有 Stratasys、EOS、3D Systems 等国际知名企业,也有本土创新型企业。
-
竞争焦点2:市场集中度较高,少数几家厂商在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领域占据较大市场份额。技术创新是竞争的关键,厂商纷纷加大研发投入,推出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和新技术。
应用领域
-
航空航天与国防3:金属 3D 打印可制造复杂形状的零部件,如发动机的涡轮叶片、飞机的结构件等,能减轻重量、提高性能,满足航空航天领域对零部件的高精度、高性能要求。
-
汽车:用于制造发动机缸体、变速箱壳体、轻量化底盘部件等原型件和小批量生产零部件,有助于缩短研发周期和实现零部件的轻量化设计3。
-
医疗与牙科3:可定制个性化的植入物,如人工关节、牙齿矫正器、颅骨修复板等,提高植入物的生物相容性和适配性。
-
模具制造:能快速制造具有复杂冷却通道的注塑模具、铸造模具等,提高模具的冷却效率和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3。
发展趋势
-
技术创新推动性能提升3:如激光丝材沉积技术取得突破,激光功率提高,沉积速率提升,对丝材性能要求降低,设备价格下降,有望在精度、效率、成本和材料适应性等方面进一步优化。
-
应用领域不断拓展: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成本的降低,3D 打印金属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如建筑、电子、能源等领域,为市场增长提供新的动力。
-
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在材料选择和工艺改进方面,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提高材料利用率,减少废料和能源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