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光伏电池片分类
P型电池原材料为P型硅片(掺杂硼),型电池原材料为N型硅片(掺杂磷)。P型电池主要是BSF电池和PERC电池。N型电池目前投入比较多的主流技术为HJT电池和TOPCon电池。P型电池传统单晶和多晶电池主要技术路线为铝背场技术(AI-BSF),目前主流的P型单晶电池技术为PERC电池技术,该技术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叠加SE(选择性发射技术)提升电池转换效率。
N型电池,随着P型电池逐渐接近其转换效率极限,N型将成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发展方向。N型电池具有转换效率高、双面率高、温度系数低无光衰弱光效应好载流子寿命更长等优点,主要制备技术包括PERT、TOPCon、IBC、HJT等。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常规Al-BSF光伏电池工艺
传统电池工序八步,第一步为硅片清洗制绒,目的是消除吸附在硅片表面的各类污染 物;第二步为扩散/制结,是将硅片的单/双面液态源磷扩散,制作N型发射极区, 以形成光电转换的基本结构:PN结;第三步是等离子刻边,去除扩散后硅片周边形成的短路环;第四步是去除磷硅玻璃,去除硅片表面氧化层及扩散时形成的磷硅玻璃;第五步是PECVD,渡减反射膜+钝化;第六步丝网印刷,用丝网印刷的方法,完成背场、背电极、正栅线 电极的制作;第七步烘干与烧结;最后一步为检验和分级。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Al-BSF光伏电池生产涉及到设备众多。主设备有清洗机、制绒机、扩散炉、刻蚀机、PECVD、丝网印刷设备等。根据厂家对自动化程度的要求,可能会添加一些自动化设备,自动化设备主要实现主设备之间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减少对人的依赖。
竞争激烈,国产化程度不断提高。国内外公司众多,很多主设备已经实现了国产化。工艺升级,会导致设备升级早该或更替。随着传统BSF电池向更高效电池升级,部分主工艺设备需要升级改造、增加/减少新的主工艺设备。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6年中国光伏电池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三、电池片的发展
1、从BSF电池到PERC电池
效率提升角度看,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规模化生产的P型单晶电池均采用PERC技术,平均转换效率达到22.8%,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采用PERC技术的多晶黑硅电池片转换效率达到20.8%,同比仅提高0.3个百分点;常规多晶黑硅电池则效率提升动力不强,2020年转换效率约19.4%,仅提升0.1个百分点,未来效率提升空间有限;铸锭单晶PERC电池平均转换效率为22.3%,较单晶PERC电池低0.5个百分点。
从成本分布来看,PERC电池片的硅片和BOM为主要成本,占比超过80%。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从PERC电池到TOPCon电池
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TOPCon)太阳能电池,是2013年在第28届欧洲PVSEC光伏大会上德国Fraunhofer太阳能研究所首次提出的一种新型钝化接触太阳能电池。首先在电池背面制备一层1~2nm的隧穿氧化层,然后再沉积一层掺杂多晶硅,二者共同形成了钝化接触结构,为硅片的背面提供了良好的界面钝化。
目前在TOPCon提效上,头部的企业如隆基、晶科走在行业前列,今年SNEC前夕,隆基宣布TOPCon的实验室转化效率达到了25.21%;晶科的实验室转化效率24.95%(近期晶科也公布了TOPCon组件的转化效率23.53%)。
从成本角度来看,硅片和浆料成本占比较高,80%以上。未来降低银浆用料和提高良率是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异质结电池(HJT)
异质结电池(HJT)优势:①结构对称、工艺简单、设备较少。HJT电池是在单晶硅片的两面分别沉积本征层、掺杂层和TCO以及双面印刷电极。其结构对称、工艺相对简单;②低温制造工艺。HJT电池采用硅基薄膜工艺形成PN结发射区,制程中的最高温度就是非晶硅薄膜的形成温度,避免了传统晶体硅电池形成PN结;③获得较高的转换效率。HJT电池中的本征薄膜能有效钝化晶体硅和掺杂非晶硅的界面缺陷,形成较高的开路电压;④由于电池上表面为TCO导电玻璃,电荷不会在电池表面的TCO上产生极化现象和PID现象(电势诱导衰减)。目前,单硅片制造成本0.93-0.98元。硅片和组件(BOM)成本占比加高,合计80%以上。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PERC/TOPcom/HJT电池综合对比
从转换效率来看:PERC电池转换效率极限24%-24.5%(理想条件下极限转换效率),TOPCon电池转换效率极限28.2%-28.7%,HJT电池转换效率极限27.5%(单体HIT电池)-29%(HIT电池叠加钙钛矿做叠层电池)。
从成本较低来看:PERC新建产线单位成本是1.5-2亿元/GW,甚至可以做到1.3亿元/GW;TOPCon直接新建产线是2.3亿元/GW,由PERC升级是0.6-0.7亿元/GW;HJT产线单位投资4.3-4.5亿元/GW,行业预计2024-25年HJT单位投资额或达到2.5亿元左右。静态看,TOPCon比PERC高0.08元/W,HJT比PERC高0.2-0.3元/W;动态看,TOPCon可以基于现有PERC产线升级,有了规模效应,TOPCon将有望进一步降低成本和提升性能;长期看,包括SMBB、纳米晶硅等技术都可适用TOPCon;
从良率来看:目前PERC的良率大致为98%-99%,TOPCon在94%左右(隆基大约96%)HJT良率97%。来源:华经情报网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