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代的发展进步之下,任何行业一味停滞不前的话都会遭到市场淘汰。就像以前老百姓买车只有燃油车这一个选择,而现在电动车已经遍布各个领域了。不管汽车还是三轮车,都多出了新能源这一选择。对于车主来说在加油上可以节省一笔费用,对企业来说赚钱也多了一种方式。
不过随着宁德时代在7月29日正式发布钠离子电池,今后电池市场或将迎来颠覆性改变。要知道在宁德时代发布了第一代钠离子电池后,直接带动股价涨幅超6%,也就是说资本市场都是看好钠离子电池这一市场的。至于锂离子电池的地位是否会被取代,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关注下去。
短期来看的话钠电池对锂电池需求影响是有限的,至少2021至2025年锂供需走向偏紧的行业趋势,不会出现变化。不过长期来看的话钠离子电池是锂离子电池的“补充”,对于电池领域刚性需求还是会带来一定变化的。
钠离子电池优势
之所以宁德时代愿意花费大量资金在研究钠离子电池上,自然是看中了钠离子电池的优势。而最主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成本足够低,要知道锂在地壳中属于十分稀缺的一种资源,虽然海水中锂元素含量很多,不过提取起来步骤复杂,且需要付出的成本高昂。
但是钠元素就不一样了,不仅在海水中的含量更胜一筹而且提取简易,从价格来看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每吨在9万块,而钠离子化合物价格每吨仅250元。其中的差距有多大,相信已经不用多说了。
当然这只是优势之一,除此之外钠电池安全性更高。即便在快充的情况下,也不容易发生自燃的现象。对于新能源汽车这一市场来说,钠电池的出现还是很有必要的。之前有过测试钠离子电池常温下从0%充至80%,只需要15分钟即可实现。哪怕在零下20摄氏度的寒冷天气下,放电保持率还是能够达到90%以上。
不仅实现了新能源汽车快充的目标,即便在一些温度寒冷的地区,电池续航能力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当然也不是说钠电池就全是好处,从宁德时代发布的第一代钠离子电池来看,缺点已经被发现了。
钠离子电池劣势
首先是循环寿命短,磷酸铁锂电池循环寿命可达6000次左右,三元锂电池循环寿命可达3000次左右,但是钠离子电池的循环寿命仅1500次左右。不得不说在电池循环寿命这一块,需要提升之处还是有很多的。
其次就是能量密度低,宁德时代第一代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仅160wh/kg,但是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可以达到200wh/kg。电池能量密度低,不少人可能不太理解是什么意思。简单点来说相同重量的电池,钠离子电池续航里程远不及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这一差距如果不缩小的话,广大消费者自然是不会盲目购买的。
当然这一问题宁德时代同样也意识到了,毕竟想要推广钠离子电池,这些“缺点”就必须要改进。按照宁德时代的规划来看,第二代钠离子电池的密度或将能达到200Wh/kg,并且已经启动了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布局,预计到2023年将形成一个基本产业链。
事实上最早锂电池是在1991年出现的,那时候索尼公司推出了第一代商用锂电池。发展至今锂电池板块受关注程度依旧不减,除了宁德时代之外还有赣锋锂业这些代表性的锂电股。对于市场而言这时候如果出现了一个新的产品能够代替锂电池,那么对于锂电股而言受到的影响是可以预见的。
从工作原理来看的话,锂元素和钠元素处于同一主族,换句话来说钠电池取代锂电池也并非不可能的事情。只不过目前钠电池还不具备大面积推广的属性,短期来看锂电池依旧会成为主流。不过从宁德时代发布的第一代钠离子电池来看,除了能量密度还有所欠缺,在低温、快充等方面的性能,优势明显要高于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
按照业内人士的说法,钠离子电池将主要应用在对密度要求不高的场景,类似电动两轮车、低速电动车、家用储能产品等。而此次发布会中还有一个“亮点”,那就是锂钠混搭电池包,产品实现了钠离子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集成,按一定比例并联、串联,从而实现一个更均衡的配置。而混搭的目的,则是为了弥补两种电池存在的缺点。
如果从成本和供应安全来考虑的话,钠电池产业进程将进一步加速。而电池企业加快钠电池产业化速度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电碳价格从2020年底开始一路上涨,高峰期涨幅一度超过100%,对电池企业来说成本上的压力是可以想象的。还有一点则是因为国内锂原材料供给有7成都是从澳洲进口的,想要摆脱这一依赖程度,大力发展钠离子电池是非常有意义的。
就像我们上面所说的,钠元素资源丰富,并且价格还十分低廉,光是这两大优势,就足以看出钠电池这一产业的风口了。等到这一产业链成熟后,往后在低速电动车领域钠离子电池将会成为首选,毕竟成本低廉。而高端车可能会继续使用锂离子电池,毕竟有些性能钠电池是无法代替的。来源:戴帽大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