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的最后一个月,向几十个项目提供不同程度支持的欧盟委员会,刚刚被提醒将面临另一种危机:动力电池过剩,时间预计在2025年。
去年差不多同一时间,欧委会副主席马罗斯·塞夫科维奇还信心满满地称,希望到2025年,欧盟能生产足够的电池,不需要再依赖进口。
而电池厂建设周期,如果资金没问题,一般为2-3.5年,原址扩建周期则为1-2年。这才过了一年,也就走完周期的一半,新产能基本都还在纸上,官方调子就变了。
从缺口到过剩
今年夏天,欧盟非政府组织“运输与环境联合会”称,欧洲现有项目中已建设或正在建设的超级工厂总数达到38个,预计总年产量超过1TWh。
迄今为止,欧洲计划中的38家超级电池工厂中,有17家已经获得全额资金,总额为255亿欧元。另有10个项目获得了部分融资,剩余融资则由所在国搞定。
需要圈定一下,这里的“欧洲”,包括欧盟、欧贸联和英国。将1TWh完全落地,需要等到2028年之后,有些产能规划其实非常遥远。
但是有意思的是,欧委会避而不谈现在手里的现实产能有多少。
据悉,LG能源的波兰佛罗茨瓦夫项目(5GWh)、SKI的匈牙利科马罗姆项目(2.5GWh)、三星SDI的哥德(约1GWh)都已经在2019年前投产。三家韩国供应商都宣布了大规模的二期、三期扩建计划,不过最早的也将在2022年交付。
宁德时代的德国图林根项目,一期有14GWh产能。有说法称,该项目2021年12月份投产,2022年开始大规模交付(已有铁路设施配套),但目前还未有确凿的投产消息。
也就是说,现在欧洲所掌握的产能,不过8.5GWh。所有欧盟支持的本土公司新产能,大多在2024-2028年投产,眼下指望不上。
而去年欧洲新能源车销量达到136.7万辆,电池装机量超过65GWh,欧洲对外电池依赖程度达到86.9%。今年快过完了,依赖进口的情况不会有太大改善。
随着产能逐渐落地,画风就将改变。欧委会预计,2025年欧洲动力电池需求量174GWh,2030年达到485GWh;而2025年欧洲规划电池产能460GWh,2030年1144GWh。
显然,按照“纸上作业”,2025年就会遇到电池产能过剩,而且过剩达到62%。这和全球电池厂商积极跑马占地的调子差不多。全球一线电池供应商,基本都规划了400-600GWh的产能,二线一般喊到200GWh的层次。
欧洲一票新创业企业,在廉价资金支持下,目标纷纷锁定在30-80GWh(除了北伏Northvolt之外)。它们现在仍然一块电池都没有生产出来,和去年的情况没什么变化。而全球几大巨头,竞争热点正从能密、封装转移,沿着供应链一路向上摸到矿山。
即便欧洲的创业企业投产,譬如比较靠谱的几个,包括英国的Britishvolt、意大利的Italvolt、挪威的Freyr、西班牙的Basquevolt-Nabatt,和进军欧洲的五大亚洲供应商(宁德时代、LG、蜂巢、SKI、三星SDI)直接在本土驳火,无异于满级大佬屠杀新手村。
在这个拥挤且强人遍地的市场上,不但要争夺大客户,还要争夺已经不稳定的原材料和电池零件供应。
“电池护照”有什么用
当然,欧委会贴心地想到了这一点。2020年12月,欧委会推出新的电池法规,即“关于电池和废电池的法规”,该案已获通过,2022年1月1日实行。
该案的目标是对产业链实施全面监管,设立了碳排放量、原材料供求、可再利用原材料使用比率等具体环保规定,要求2024年7月1日起,只有建立“碳足迹声明”的电池产品,才能投放市场。
所谓“碳足迹”,即计算伴随供应物流所产生新碳排。厂家必须满足原料再生比例、耐久性和可替换性、安全性指标。其中的关键,是对进入欧盟市场的电池正极材料的几种金属,分别规定了最低回收比例。为此,欧盟发明了“电池护照”。
在2024年,欧盟打算将自己一手打造的电池标准树立为电池产业的国际标准。
以环保名义“建墙”,也是欧盟的老手艺了。但是,欧盟从来没有遇到过整个产业链,从金属冶炼一直到终端产品全面落后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还在幻想以盘外招拉抬对手成本,迫使对方和自己在更高的成本线上竞争。
一系列环保要求,其实可以分解为选矿、冶炼、合金制造、回收过程中的技术能力。上游零部件制造过程中的新增碳排,无论在哪里生产都无法完全规避。域外供应商运进成品电池,物流过程中会面临碳排劣势。
但是,矿山和初级冶炼环节(包含非金属零部件生产环节),都不在欧盟领土范围内。和亚洲供应商相比,欧盟在掌握海外矿山的股权方面,也落后太多。即便欧盟本土的新创企业立起来了,他们需要的原材料,也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必须由域外引进。这一部分碳排如何处理,总不能对域外原料供应商罚款吧。
其实欧委会有点过度焦虑了,如今电池生产成本竞争的压力巨大,在没有技术代差的情况下,头部厂商依靠规模摊低成本。这就是为什么他们这么热衷于融资扩产,把资产负债率搞的跟房企一样高。这是一场生存赛跑,停留在原地就是等死。
当然,主机厂可以通过订单扶持电池创业企业。北伏融资过程很典型,除了欧洲投资银行和各类主权基金之外,大众和宝马都通过投资和订单,给北伏的未来背书,大众还在北伏董事会谋得了一个席位。
但是,如果北伏不能快速地在成本上和本地生产的域外供应商竞争,拖到“绿鞋”机制消失后,就再没有办法回避正面竞争了。这个时候,欧盟凭空制造出来的“电池护照”能起到多少隔绝竞争的作用,很难说。
如果过度保护电池产业,就会面临整车产品竞争力的问题。整车制造商不会坐视自己被猪队友拖下水,他们将毫不迟疑地把订单交给报价更低的供应商,就像他们现在做的一样。
而且,根据前面的分析,“电池护照”本身,更大的作用是屏蔽域外成品电池输入,而非本地生产。所以,目前各路资金这两年表现得很热忱,就是看到了巨大供应缺口产生的利益。若电池创业企业竞争力迟迟提不上去,仍是一场空。
需求预测矛盾,让电池的未来更纠结
对欧盟官方来说,另一个不利的预测是,有人认为全球电池大扩张的周期中,2023年就会达到全球“结构性”过剩。当然,韩国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则一直持“紧缺”立场,认为2023年电池供应敞口达到18%(71GWh),而2025年供应敞口高达40%。
这无疑取决于新能源整车(EV、PHEV)市场的需求。欧洲今年的新能源整车销量预计在208万辆左右,增速52.6%,比去年的增速142%掉了很多。今年的补贴并未退坡,只不过效果正在钝化,整车需求无法持续保持三位数的超高速增长。
事实上,2025年的174GWh需求,已经被一些研究机构质疑。如果需求上不去,电池成本竞争只会更激烈。对2023年、2024年才形成初期产能的欧洲创业公司来说,一上手就将面临“内卷”。
市场就是这样。通过调整竞争强度来寻找需求与供应的“再平衡”。欧盟官方色彩的银行和各成员国主权基金那时会相当尴尬,加码投资相当于堆高赌注,风险更高;而放手不管,又可能导致前功尽弃。
欧洲锂电池行业的快速扩张,于官方而言是对冲战略危机感,于资本而言是寻求庇护。从2020年起,欧盟和美国都处于货币政策的超级宽松周期中,资金本能地锚住资源类和经营类资产,以求避过历史性大通胀。
大家都在祈祷4年之后新能源车消费仍旧保持强大的上升势头,因此不断有人鼓吹更高的环保标准和更严厉的惩罚措施。
不管在法律和资金支持上下多少功夫,最终仍然要和亚洲供应商在市场上见个真章。后者在欧洲大搞本地化生产以后,欧洲电池创业企业主场之利所剩无几。
对欧洲汽车产业来说,最坏的结果莫过于到头来给亚洲供应商做了嫁衣。欧盟官方绞尽脑汁试图避免这一点,现在看,努力方向仍然有点问题。来源:汽车人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