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关注:121 内容:1439

    “跑马圈锂”豪掷517亿元打造电池堡垒 玉溪“锂联盟”股价集体大涨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当前位置: 电池社区 > 行业动态 > 正文
  • 行业动态
  • Lv.1
    越努力越幸福

      2月16日晚间,云天化、恩捷股份、亿纬锂能同时发布公告,3家公司当日与云南省玉溪市人民政府、浙江华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友控股”)签订《新能源电池全产业链项目合作协议》(以下简称“《协议》”),将共同在玉溪市打造千亿级新能源电池全产业链集群,项目一期和二期承诺投资额共计517亿元。对于锂电池产业链四家龙头公司的“玉溪结盟”,资本市场反响热烈。

      截止到2月17日收盘,云天化股价涨停,恩捷股份、亿纬锂能以及华友控股旗下华友钴业股价分别上涨1.83%、3.15%、4.93%。

      抢占玉溪“锂矿高地”

      四巨头展开517亿元项目建设

      根据《协议》,上述各方的合作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抢占玉溪“锂矿高地”;二是建设新能源电池以及隔膜、电池正负极材料等配套项目。

      云南玉溪丰富的锂矿资源被认为是吸引四家公司进场的原因之一。根据云南省滇中近年的勘查数据,从玉溪红塔区小石桥延伸到涉及滇中3800平方公里的地下,氧化锂资源量约为489万吨,矿平均品位约为0.3%,达到超大型规模。仅凭一家公司难以完成有效的开采和利用,目前直接在材料源地集结四家锂电产业龙头公司,旨在打造国内一流锂电池产业基地。

      矿产资源合作开发项目方面,玉溪市人民政府和上述四家公司将在玉溪市共同合资设立两家公司,基本股权结构均为:玉溪市人民政府指定投资主体持股23%,为第一大股东;恩捷股份、云天化、亿纬锂能分别持股22%、17%、20%,华友控股或者其指定的关联方持有18%。

      配套项目方面,恩捷股份、亿纬锂能、华友控股和云天化计划未来围绕玉溪市目标矿产资源,在玉溪市建设新能源电池、锂电池隔离膜、磷酸铁及磷酸铁锂、铜箔项目等电池配套项目。上述项目分三期投资:项目一期承诺投资约180.5亿元,在2023年12月31日前完成。项目二期承诺投资约336.5亿元,在2025年12月31日前完成,项目一期与二期投资合计517亿元。项目三期投资计划在2030年前完成。

      玉溪结盟的四家企业在锂电池产业链上“各有所长”。云天化此前投产的项目已涉及锂电池正极材料、电解液等产业环节,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作为磷化工企业,公司在项目合作中,主要发挥磷矿资源及磷酸铁锂前驱体材料生产方面的优势。”恩捷股份则是锂电池隔膜领域的“专家”;华友控股旗下的上市公司华友钴业,主要从事锂电池材料中钴材料的研发和生产,产量居国内领先。

      最终,锂电池材料将集结于亿纬锂能,完成各类电池生产;亿纬锂能的锂电池出货量在国内已处于前列。在此之前,恩捷股份与亿纬锂能早有合作关系;本次多方达成的合作,再次拓展了“隔膜-锂电池生产商”的单一供货关系。

      全产业链合作

      锂电产业聚集效应显现

      近年来,锂电产业链上下游公司更加青睐通过合作的方式实现优势互补,合作项目有增长的趋势。“这种合作是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关系,既对各自业务的进一步发展有帮助,也可以理解为各自加强自身产业链安全的一个举措。”真锂研究首席分析师墨柯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锂电池产业链的协作关系,从电池材料企业与锂电池生产商的单线合作开始逐渐演变。恩捷股份与亿纬锂能、宁德时代等多家锂电池生产商达成合作协议并成立合资公司,由合资公司专项供货;同时,包括云天化在内,多家磷化工企业开始大规模合作布局磷酸铁锂电池相关项目。

      目前又出现了锂电池产业链多环节合作的模式,除玉溪以外,湖北荆门也计划携手亿纬锂能等企业打造动力电池产业园。锂电池竞争格局出现聚集效应,且生产规模较大、技术领先的企业优势凸显。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祁海珅向《证券日报》记者分析道:“锂电池行业的产业链协作能力、抱团发展的产业集群效应,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会更加重要和突出。”

      华福证券研报显示,锂电池的技术壁垒和规模壁垒后排企业短时间难以超越。不论是全球还是国内,动力电池竞争格局均向头部集中,头部企业因拥有技术、品牌、规模、资金四大天然壁垒,并在安全性、技术储备、成本控制等方面持续领先,形成正向循环,进一步巩固行业地位,龙头企业的优势地位短期内无法超越。

      云天化、恩捷股份、亿纬锂能以及华友控股在本身所处的行业基本形成了规模和技术壁垒,而四家公司达成的锂电池全产业链合作,正如一个“电池堡垒”的形成。华福证券分析师林荣运认为,从锂电设备企业角度来说,只有规模达到一定程度的龙头企业才有可能形成合作开发模式,从设备配套、研发、调试实现一体化状态,不仅降低成本,还可以有效缩短产能爬坡时间,从设备端降低锂电池单位成本。

      (编辑 上官梦露)证券日报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点击下载

    名品推荐

    申请加群

  • 发布内容
  • 做任务
  • 实时动态
  • 偏好
  •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