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电池的产业化进程一直备受关注。11月29日,钠电池产业链与标准发展论坛在京举办,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表示,当前钠电池尚处于推广期,随着产业链的完善,技术成熟度的提高和规模效应,钠电池的成本有望低于磷酸铁锂电池20%以上,为大规模推广钠电池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综合各方观点来看,钠电池进入产业化应用阶段后,产品成本势必低于锂电池,在约20%的成本优势下,钠电池产业化进程究竟走到了哪一步?从电动汽车应用上看,宁德时代在当日大会上指出,在乘用车应用方面,钠电池普遍可以满足续航400公里以下的车型需求。宁德时代则通过首创的AB电池系统集成技术,实现钠锂混搭,优势互补,提高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使钠电池应用有望扩展到500公里续航车型。这一续航车型会面向65%的市场,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为了适应钠离子电池发展的需要,钠离子电池标准即将开始制定。
国内方面,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发布通知,决定于2023年10月8日开始对《钠离子电池通用规范》协会团体标准在网上进行公示并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23年11月7日。
标准在相关锂离子电池的国家标准基础上,结合钠离子电池自身优势和特点制定完成。
1、标准规定了钠离子电池单体和模块的基本要求,基本性能、环境适应性和安全性能方面的技术要求;
2、规定了钠离子电池单体和模块的基本要求,基本性能、环境适应性和安全性能方面的试验方法;
3、规定了检验分类、检验项目、出厂检验、型式检验及要求和样品数量、判定规则要求。
通过制定严格的要求和测试方法,标准解决了钠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循环寿命、性能一致性等问题,从而推动了钠离子电池的应用和发展。
国外方面,2021年11月29日~12月8日联合国TDG专家委员会第59次会议在日内瓦举行。本次会议的报告也于2022年1月5日正式发布,其中关于为钠离子(SIB)新增专用UN编号被写入了联合国TDG法规第22修订版未来修订的草案中。
正是看到了SIB未来的美好前景,来自法国的专家自4年前就向联合国TDG专家委员会提出了为SIB新增专用UN编号的建议。截止2021年第59次会议,历经多次会议讨论,最终形成的提案获得本次专家会议的广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