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行业机构对光伏产品进行了2024年的首轮报价,一个重要变化是颗粒硅被首次纳入报价范围。具体来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数据显示,N型颗粒硅成交区间在5.8万元~6万元/吨,成交均价5.9万元/吨;InfoLink对颗粒硅的报价区间为5.7万元~6万元/吨,均价同样是5.9万元/吨。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块状多晶硅生产企业多、产品差异也比较大,相比之下,颗粒硅产品较为集中,报价特点之一是价格差异较小。以InfoLink的数据为例,其多晶硅致密料报价区间为5.4万元~6.8万元/吨,均价为6.5万元/吨,高低价差较大。
另一个特点是颗粒硅报价明显低于同级别的块状多晶硅,例如,本周,硅业分会报出的N型硅料价格为6.78万元/吨,显著高于N型颗粒硅。当然,这可能与颗粒硅厂商的市场策略有关,据业内人士透露,颗粒硅在N型硅料市场的份额大概达到了20%~30%。
据硅业分会分析,本周N型硅料价格暂稳,主要在于N型硅片开工暂无明显下调,且有部分P型硅片产能转化为N型,N型硅料产量能得到充分的消耗。而P型硅料则处于相对过剩的局面,下游P型硅片开工持续下滑对其价格有极大的不利影响。
目前,高价位的P型硅料较多被下游企业用于制作N型产品,其价格得以维系。其余P型硅料价格不断探底,且随着越来越多的新建产能释放,P型料有累库倾向。
InfoLink指出,中国产地的致密块料价格分化趋势持续,用于N型拉晶块料价格持平,但其他品质较差以及新产能爬坡期间产出的致密料价格缓降,继续下跌的空间在持续收窄。颗粒硅供应较为集中,价格范围相对透明,同时供应量也进入增量平缓期。
相比较于平稳的硅料报价,硅片在2024年的首周继续下跌。硅业分会数据显示,M10硅片成交均价降至1.90元/片,周环比下降1.04%;N型硅片成交均价降至2.10元/片,周环比下降3.67%;G12硅片成交均价降至3.00元/片,周环比下降0.66%。
硅业分会数据显示,根据各家企业最新排产计划,2024年1月硅片产量预计在50GW左右,环比下降约16%,减量主要来自企业降低生产负荷。目前头部专业化企业维持相对较高的开工负荷,后续等待进一步调整,但本轮节奏或将放缓。
据了解,上周两家一线硅片企业开工率分别是80%和95%,而本周已调整为65%和95%,其中一家开工率下调明显。另外,一体化厂商开工率也从上周的85%~100%降至75%~80%。
InfoLink指出,尽管多数厂家针对1月排产规划下修,但规划的减产幅度仍不足以撼动整体价格走势,当前市场氛围维持低迷。放眼今年,预期硅片价格走势难出现大幅逆势回升,产出仍将持续受到厂家稼动牵引影响,具体波动仍须关注春节前进一步的排产变化。
在N型替代方面,InfoLink指出,尽管电池厂持续针对PERC产线陆续规划减产与关停,采购需求逐步下滑,然而,年末拉晶厂家也正在快速提升N型硅片的生产比重,甚至许多规划达到60%~70%的生产比例,以供应持续成长的N型产品需求,硅片厂家P型价格相对坚挺,也开始出现贸易商针对P型硅片囤备货动作的现象,市场氛围瞬息多变。
电池环节本周报价持平,但也有新的变化。InfoLink指出,电池生产环节在去年末经历长达两个月的亏损后,价格来到底部横盘,P型M10电池在厂家大幅的减产与关停中,当前供需关系明显得到修复与改善,价格缓缓止跌甚至厂家开始出现尝试挺价的动作。
该机构还提到,近期电池环节基本上全规格都处于生产即亏损的状态,多数厂家针对自身产线减产扩大幅度,并开始出现针对G12尺寸产线的减产规划以及TOPCon项目延缓甚至中止的现象,电池环节悲观氛围笼罩。硅业分会也提出,成本较高的PERC电池产能将进一步清退。
组件环节,今年1月组件接单率相对过往低迷,组件厂家不论一线还是中小厂家都有减产趋势,国内制造排产约40GW~41GW左右的量体,相比去年12月47GW~48GW左右的产量下滑约14%左右。2月订单暂时尚未明朗,但2月天数较少,推测排产仍有下探趋势。
InfoLink判断,1月订单执行的价格侧面显示组件价格的下探仍未止歇,但考虑变动因素影响,PERC电池片正在酝酿涨势,后期组件价格跌势将收窄。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刘灿邦
 电池交流
 电池交流 电池技术
 电池技术 电池问答
 电池问答 供求信息
 供求信息 电池回收
 电池回收 认证检测
 认证检测 电池管理系统
 电池管理系统 电池修复
 电池修复 广告发布
 广告发布 锂电池
 锂电池 动力电池
 动力电池 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 磷酸铁锂电池
 磷酸铁锂电池 三元锂电池
 三元锂电池 18650锂电池
 18650锂电池 锂电池厂家
 锂电池厂家 钠离子电池
 钠离子电池 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 电池会议
 电池会议 电池展会
 电池展会 商务活动
 商务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