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是激光及自动化的领军者,交付了业内首条 480 瓦时 / 公斤高能量密度固态电池产线的公司 ; 一家是固态电池后起之秀,全球首批商业化锂金属固态电池的企业。两者的强强联合、资源共享,向市场宣告:万亿赛道的固态电池将迎来强强联手的新王者。
7 月 3 日晚,海目星公告称,公司已与深圳欣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下称 ” 欣界能源 ” ) 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一致决定,未来将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强化资源共享,在固态电池的设备研发、产业链打造以及市场推广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双方本次签订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有效期共五年。主要合作内容包括:一、海目星将为欣界能源提供先进的整线设备方案和技术支持 ; 二、欣界能源将优先向海目星采购所需的设备 ; 三、海目星将利用其市场渠道和客户资源,为欣界能源提供市场推广支持。
作为激光装备智造龙头企业,海目星是第一家将激光技术用于锂电设备的企业,其在动力池领域深耕近十年,已成为动力电池激光及自动化行业的头部企业。同时它在固态电池上的布局也显现出其对技术的前瞻性和技术创新实力,当行业多数还停留在半固态的赛道时,海目星已经悄然向更高技术难度的准固态甚至全固态电池领域发起进攻。
公司公告显示,他们在 2023 年 8 月就已实现形成电解液含量低于 10%、能量密度超过 480 瓦时 / 公斤,循环次数超过 400 次的准固态电池中试产线的量产和交付,据客户反馈,公司是目前行业里唯一一条达到 480 瓦时 / 公斤能量密度的产线,技术路线采用氧化物固态电解质和金属锂作为负极。有资料显示,用金属锂作为负极材料也区别于行业面大多采用的硅碳负极材料,金属锂凭借其高容量和低电位的显著优势,被业界普遍认为是固态电池负极材料发展的终极目标。采用金属锂作为负极,有望提升电池能量密度数倍以上。
海目星是锂电池设备领域里的佼佼者,而合作方欣界能源,也是固态电池领域的后起之秀。
公开资料显示,成立于 2020 年的欣界能源,是全国首家商业化锂金属固态电池的新奇之秀的公司,其已建成投产的固态电池规模化产能达到 200MWh。同时,今年 8 月份,公司还将启动建设 5GWh 全球首条 ( 能量密度≥ 450Wh/kg ) GWh 级别的锂金属固态电池产线,投产后可快速满足下一代飞行器、消费电子、EV、储能等万亿级市场的需求。
对于固态电池设备方案提供商而言,欣界能源不同于其他企业,其固态电池已经实现商业化,市场空间正在快速增长,产能扩张速度非常快。据公司官网披露,其今年已落地 1GWh 产能,实现了客户端的大批量交付。在技术端,欣界能源与海目星早有合作,共同研发生产的固态电池也拥有区别于同行的实力,据了解,欣界能源的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最高可达到 500Wh/kg,循环次数可以达到 800-1000 圈,从测试电芯大小和充放电倍率角度测算,行驶总里程可达到 120-160 万公里,已经超过比亚迪、蜂巢电池此前宣称的 120 万公里行使里程。
更为值得关注的是,欣界能源即将启动建设的 5GWh 新产线,此前有消息显示总投资金额约 30 亿元,分两期建设,产能落地位于常州金坛经济开发区,这也正是海目星 IPO 募投的生产基地所在。由此可见,两家携手共谋固态电池发展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已有长时间的合作铺垫。
如今,使用稳定、不易燃烧的固态电池已成为未来最有迭代技术潜力的新一代高能能量密度电池,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也取得了明显进步。据中信证券预测,到 2030 年全球固态电池渗透率有望达到锂电池整体的 10% 左右,出货量或将达到 614.4GWh。此外,受益于政策扶持的低空经济则为固态电池热度再添 ” 一把火 “,在市场驱动方面,民航局数据显示,到 2025 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 1.5 万亿元,到 2035 年更有望达到 3.5 万亿元。而低空飞行器对于电池能量密度、安全性能及循环寿命等方面的严苛要求,让固态电池成为低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部件支撑,这无疑也给固态电池及固态电池设备上未来增添了价值万亿的发展空间。
业内分析人士直言:海目星与欣界能源的深度绑定在行业里可说是技术流派的 ” 独一份 “,双方对固态电池及固态电池生产产线的理解与研究,强强联合之下,让两者大幅缩短各自的商业化之路。而双方合作协议时长达 5 年,几乎覆盖欣界能源 5GWh 固态电池新产能建设周期。可以说,本次签订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也等同于一份大额订单获取公告,用一种异常低调的方式,向市场展示了海目星在固态电池领域过硬的技术实力和市场拓展能力。来源:同壁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