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的卷绕工艺是指将半成品(正、负极片)和原料(隔膜)通过设备绕成单个电芯的工艺过程。以下是关于电芯卷绕工艺的详细介绍:
一、工艺原理
卷绕工艺通过固定卷针将正极极片、隔膜和负极极片按照一定顺序卷绕,并挤压成圆柱形或方形。极片的尺寸和卷绕的圈数由电池的设计容量决定。
二、工艺流程
-
将原材料按负极、隔膜、正极、隔膜的顺序叠放在一起。
-
通过卷绕法将叠放好的材料直接卷成圆柱形或椭圆柱形。
-
卷绕完成后,进行自动换工位、切断隔膜和贴终止胶带等操作。
-
成品裸电芯自动下料,经过预压后,最终由拉带将电芯传送至下料出口。
三、关键参数控制
-
张力参数:张力主要是保证卷绕后的电芯成型及化成后极片界面。张力过小,电芯松散,甚至在电芯装运过程中极片窜动;张力过大,电芯紧箍,会造成极片褶皱。
-
隔膜切刀温度:隔膜切刀温度主要依赖实验对比不同温度下的切断效果来确定最佳切刀温度。
-
卷针周长:理论上卷针周长等于(电芯宽度-电芯厚度)×2,但为了适应后续料厚波动调整铁氟龙等因素,实际卷针周长通常比理论值小。
-
负极切刀寿命:负极切刀寿命的制定主要是基于客户要求。即使切断位有毛刺,由于卷绕电芯卷首卷尾负包正,毛刺刺穿隔膜后搭接的仍为负极,因此可以不做管控。
-
卷首卷尾隔膜空转圈数:现有卷首1.5圈,卷尾1.25圈主要来自设计图纸。卷首圈数调整需主要验证对抽芯影响及对电芯厚度影响,卷尾圈数主要考虑收尾胶及电芯二维码位置及扫码影响。
四、设备与技术要求
-
自动化设备:卷绕工艺通常在自动化设备上完成,以确保卷绕的均匀性和一致性。这些设备通常具有高精度、高速度和高可靠性的特点。
-
CCD检测仪:在卷绕过程中,使用CCD检测仪实时监测对齐度,以确保极片与隔膜的均匀紧密贴合、合理包覆。
-
严格控制工艺参数:为确保电芯的质量和性能,卷绕工艺中需要对多个关键参数进行严格控制,如张力、隔膜切刀温度、卷针周长等。
五、质量检查与测试
在卷绕工艺完成后,需要对电芯进行一系列的质量检查和测试,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
综上所述,电芯的卷绕工艺是锂电池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之一,其工艺原理、流程、关键参数控制、设备与技术要求以及质量检查与测试等方面都需要严格控制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