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本市场提到电池,几乎绕不开有着“创业板第一股”之称的宁德时代,8月12日其宣布582亿元的定增方案几乎影响整个A股,巨额定增更是与近期即将回归A股的中国电信募资总额旗鼓相当。放眼整个A股,仅有265家上市公司市值超过这一数字。宁德时代解释巨额定增的理由是产能扩张需要,其实整个新能源产业链、锂电池赛道电池供应商都开始扩充产能的计划。目前包括宁德时代、LG新能源、中航锂电、亿纬锂能、SKI、比亚迪在内的21家企业都有产能扩张规划。
受益于国家新能源战略规划,近年锂电赛道飞速发展,相反传统锌锰电池行业显得颇为落寞。近日创业板公告称,主要从事锌锰电池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浙江恒威电池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恒威电池”)将于8月27日上会。此次公开发行拟募集资金4.3亿元,运用如下:
恒威电池前身嘉兴恒威电池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11月,由朱墨农、汪剑平、钱其美共同创立,其中,汪建平是朱墨农的儿子,朱墨农出资比例41.86%,汪建平出资比例40.70%,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业。
截止招股书签署日,恒威电池实际控制人汪剑平、徐燕云、汪骁阳、汪剑红、傅庆华、傅煜合计直接持有公司 41.7828%股份,并通过嘉兴恒茂间接持有公司 50.2897%股份,通过嘉兴恒惠持有发行人 1.0392%的股权,合计持有公司 93.1117%股份。
此外,公司 7 名董事会成员中有 2 名为实际控制人家族成员,公司 4 名高级管理人员中 2 名为实际控制人家族成员。本次发行完成后,汪剑平、徐燕云、汪骁阳、汪剑红、傅庆华、傅煜等家族成员仍为公司实际控制人。若实际控制人利用其对公司的控股地位,通过行使表决权对公司人事、经营决策等进行不当控制,则存在损害公司及其他股东利益的风险。
实际上也曾经发生关联方占用其资金行为,招股书显示,2014年至2016年,朱墨农曾占用恒威电池资金高达4.21亿元。汪剑平、汪剑红、徐燕云也曾分别占用资金0.23亿元、0.52亿元、0.20亿元。这三年,汪剑平家族占用的资金合计为4.96亿元。期间,朱墨农还向恒威电池的供应商提供2000万元借款。
不仅如此,实控人家族在上市前夕,对恒威电池进行了近乎掏空式分红,2017年度-2020年度,恒威电池向股东派发股利金额分别为1.35亿元、2250万元、5250万元、5850万元,合计2.69亿元。然而讽刺的是本次发行,恒威电池拟募资4.33亿元,其中包含60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圈钱。
财务数据方面,招股书披露,报告期内(2018-2020年)恒威电池营业收入分别为3.16亿元、3.22亿元、4.86亿元,分别实现净利润5939.15万元、6484.57万元、9584.11万元。该公司出口销售金额分别为2.91亿元、2.91亿元、4.51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达92.44%、91.04%、93.24%。九成以上主营业务收入都依赖出口,因而全球贸易保护措施、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都会影响公司持续经营能力。
此外,作为恒威电池此次发行的募投重点,高性能环保电池新建及智能化改造项目,规划拟在老厂区新建碳性电池事业部,并对新厂区现有的碱性电池生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 12.48 亿支高性能环保碱性电池、10.64 亿支环保碳性电池的生产能力,其中碱性电池年产能新增 3.78 亿支,碳性电池年产能新增 4.43 亿支。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碳性电池的产能扩张,据招股书披露显示,2017 年至 2020 年,恒威电池碳性电池产能利用率分别为 53.95%、57.22%、48.43%和 78.82%。即使2020年度产能利用率仍不到8成,却仍要募投扩产碳性电池。
报告期内,碱性电池产能相对饱满,若仅是扩张碱性电池产能也说的过去,要知道碳性电池其本身不能循环使用,不仅废旧电池随意处置其化学废物严重污染环境,同时在生产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化工原料。盲目扩张不仅公司自身会有产能过剩的风险,也不符合国家绿色发展趋势,更与”双碳“战略相悖。来源:小V财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