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格力收购之后,银隆新能源正式以“格力钛”重新出现在大众面前,并成为格力在新能源和储能领域布局的重要一环。
近日,格力电器相关负责人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储能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格力将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大力发展‘新能源+储能’。”
那么,格力钛的技术路线有何优劣,在格力内部将成为怎样的角色?是否会延续银隆的“上市梦”?董明珠的能源布局又将如何演绎?
“上市梦”能否延续?
近日,银隆新能源正式更为格力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格力钛”),公司表示各类经营活动正常开展。
公司主营为新能源相关领域技术的研究开发,以及锂离子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生产、销售等。股权方面,珠海市银隆投资持股25.99%,董明珠持股17.46%。
“银隆新能源更名为格力钛,钛被认为是未来的金属,而银隆新能源主要产品正是钛酸锂电池,凸显格力向新能源进一步布局的决心。”甲春秋传媒机构策略总监刘步尘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
半个月前,随着格力电器宣布竞得银隆新能源30.47%股权,酝酿了多年的收购终于宣告结束。银隆新能源终究还是打上了格力和董明珠的“烙印”。更名后,银隆新能源也正式以“格力钛”的身份,归于格力麾下。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珠海银隆曾几度谋求上市。曾有消息称,银隆新能源与三友化工签署过相关协议谋求融资和上市,但最终搁浅。此后,其又被传出有意借壳上市。2018年6月份,正在冲刺IPO的银隆新能源,主动中止上市辅导。
目前,格力钛已并入格力体系,外界依旧猜测其独立上市的可能性。对此,格力电器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后续动作还需关注公告。”
核心技术能否立足?
无论是否计划上市,格力钛要想立足市场,还需拿出真技术。
据了解,目前,格力钛走的是钛酸锂电池的技术路线,其掌控的核心技术在固定线路型新能源汽车领域和储能应用方面具备优势。而钛酸锂电池具有高安全性、长寿命等技术特性,可匹配新能源汽车在固定线路领域的应用需求。
“进一步提高能量密度,降低生产成本,是格力钛需要持续突破的。”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格力电器上述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十几年的发展,格力钛已延伸至氢燃料电池客车领域,并将钛酸锂与氢燃料动力电池发电系统相结合,研发出氢钛动力总成技术,实现整车动力系统智慧升级。”
据了解,目前格力钛正在招聘中,主要需求岗位是储能研发、电池研发、汽车研发等。
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认为:“随着技术发展,钛酸锂电池有望逐渐展现出成本优势。在过热的新能源市场,格力要想占一席之地,还需要走出差异化。”
大能源的野心
为了避免长期以单一的空调产业为主要收入来源,格力近年来在多元化之路上越走越远,新能源是董明珠一直重点规划的部分,而进一步深度布局储能则是格力不惜拿下银隆的动力。
格力电器相关负责人透露,除格力钛之外,光储空系统也是格力在新能源中的重要布局。“早在2012年,格力就开启了对光伏技术的探索、研发和布局。”
她透露,“作为一家创新型企业,格力钛早已在新能源造车与储能的自主技术创新和应用研究上有所布局。格力钛有望在‘双碳’的新赛道上,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变革。”
“目前,格力光伏空调+储能的分布式能源模式更加适合钛酸锂电池的应用场景,这可能成为格力突破现有锂电池格局的发力点。另外,将来的储能市场需求会快速发展,而格力钛将成为格力储能系统的关键配置。”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经理祁海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千门资产投研总监宣继游认为,新能源是新蓝海市场,格力钛深度布局这一赛道,有助于提振格力在资本市场的表现。
不过,钉科技创始人丁少将表示,市值表现的根本决定因素还是业绩等,格力钛接下来还需要用技术、市场、财务表现证明自己的实力。
今年以来,在疫情、市场整体遇冷等大环境下,空调产业遭遇困局。如何在这一背景下盘活格力钛,并打造其成为可为业绩产生贡献的支柱产业,是格力电器和董明珠面临的一大考验。 来源: 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