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业界人士看来,目前大部分企业会做一个相对保守的决策。
尽管大家对锂电芯降价都有一个预期。但不同的企业应对方式不同。实力相对比较雄厚的企业在项目确定的情况下,可能会把电芯的涨价消化了。但资金链相对薄弱的企业,无法承受其中的价格压力,只能跟着涨价。
派能科技相关负责人谈到一个观点:涨价预期比涨价本身更能让市场恐慌。一些领导品牌、龙头企业,在自身具备能够消纳一些价格上的压力的情况下,可以对市场做一个正面引导。
在这场“价格战”中,稳定市场就如同稳定军心是一个道理。龙头企业、领导品牌在自身能够消纳的情况下,充当起一个行业真正的领路人,是稳定市场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在连日来的全国巡回拜访中发现,目前在海外的能源紧张的大局势下,涨价并不能真正影响海外需求,海外市场普遍对涨价接受度比较高。
南瑞继保储能行业总监缪楠林告诉我们,尽管上游原材料在今年暴涨,但储能市场依旧火热,新增储能电池项目规模持续增长。
缪楠林表示,针对上游涨价,公司一方面进行产品迭代升级,降本增效,一方面提高相关产品价格,尽可能传导压力。近期的一些安全问题,也引导了客户对安全的更高需求,对系统成本的上升也有一定的接受度。缪楠林认为,如今材料价格暴涨主要原因是锂电池供应链产能错配,属于短期市场现象,随着上游产能的逐步释放,下半年到2023年,材料价格将进入下行周期.
另一家企业高管也谈到,涨价并不意味着市场需求变少,并不会真正对企业造成很大影响。
据了解,目前一些公司应对涨价的策略是跟着市场形势走。因为一些产业链无法内部消化材料上涨的压力,只能传导,但是好在海外用户对涨价接受度比较高。有企业表示,“在去年涨价的情况下,(公司)销量反而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