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轩高科之所以能够前瞻性地布局磷酸锰铁锂技术,与其对材料科学的高度重视和不断的技术积累密切相关。
磷酸锰铁锂市场“升温”
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1月至6月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为266.1万辆,销量260万辆,同比均增长1.2倍,市场渗透率达21.6%。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动力电池需求量大幅增长,同时对续航里程的要求也不断提升,迫使锂电行业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随着新能源汽车政策补贴下滑,锂电池原材料价格飙升,磷酸铁锂电池的成本优势逐渐降低,寻找新的正极材料成为必然。
磷酸锰铁锂(LMFP)作为磷酸铁锂的升级版,是在磷酸铁锂的基础上添加锰元素获得的一种新型正极材料。它以其高电压、高安全性、高耐热性、高性价比等优势成为磷酸铁锂升级改良的新方向。
目前,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等电池企业和德方纳米、当升科技等材料企业都在磷酸锰铁锂领域有所布局。
据国轩高科相关人士透露,公司多年来一直深耕锰基电池,目前已获得多项专利、新产品证书、荣誉奖项。
例如,国轩高科于2014年就已获得《IFP1865140-15Ah方形磷酸铁锰锂锂离子蓄电池新产品证书》;2016年获得《锂离子电池用碳复合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新产品证书》,相关产品开始逐步进入批量生产阶段;2019年独立开发方形磷酸锰铁锂锂离子蓄电池,并获得“安徽省新产品”荣誉称号。
7月初,国轩高科国际板块执行副总裁程骞表示,“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低的原因之一是电池电压低,只有3.2V。添加锰后,电压可提高15%左右,也可提高能量密度。”届时,未来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有望提高到300Wh/kg。
值得一提的是,生产磷酸锰铁锂电池与生产磷酸铁锂电池的生产设备变动较小,无需重建生产线,变动成本低,符合经济性。
预计2023年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将迎来一定规模的出货;2025年,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出货量将超过35万吨,相比磷酸铁锂材料市场渗透率超15%。
面对未来确定性市场,国轩高科相关人员表示,未来公司将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市场需求,不断推动相关新技术研发与应用,通过技术驱动寻求新的市场突破。
▲声明: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伊斯特立场,部分资讯来自高工锂电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