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关注:120 内容:1383

    2024年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突破50%,动力电池回收或成车企新增长点?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当前位置: 电池社区 > 行业动态 > 正文
  • 行业动态
  •   根据乘联会的最新数据,7月份新能源汽车市场零售量达到了87.8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实现了36.9%的显著增长,并且与上个月相比也呈现出2.8%的稳步提升。这一成绩标志着新能源汽车在国内零售市场的渗透率首次达到了51.1%的历史新高,相较于去年同期的36.1%,渗透率增长了15个百分点。

    2024年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突破50%,动力电池回收或成车企新增长点?

      而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迅速扩张并逐渐成为主流选择,动力电池回收问题也逐渐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动力电池的可循环性、绿色性和可持续发展性至关重要。

      动力电池退役潮来临

      回收行业潜力巨大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截至6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472万辆,占汽车总量的7.18%。纯电动汽车保有量1813.4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73.35%。另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数据,仅今年上半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为203.3GWh。

      新能源产业的迅猛发展背后,动力电池回收问题日益凸显。自2016年实施的乘用车动力电池8年或12万公里质保标准,而今年刚好是质保政策的最后一年,从今年开始将会有大量动力电池质保到期。

      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协同发展联盟(CABRCA)最新预测显示,2024年我国将迎来动力电池退役量的显著增长,预计将达到20.2GWh,同比去年增长幅度为48.53%。同时,预计退役的新能源汽车数量将达到40.29万辆,同比增长46.56%。展望2030年,预计退役电池总量将飙升至148.7GWh,而退役新能源汽车的数量也将增至298.91万辆。在2025至2030年间,预计退役电池和退役新能源汽车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分别达到37.64%和38.11%。

      随着退役电池量的增加,如何高效、环保地处理这些电池,确保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减少环境污染,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课题。要知道废旧动力电池对环境及人体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这些电池的组成材料在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可能产生有害污染物,一旦这些污染物渗透到土壤、水体或大气中,将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特别是像铅、汞、钴、镍、铜等重金属,可能会在环境中累积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长期累积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对废旧锂离子电池实施集中的无害化处理,并从中回收有价值的金属材料,对于保障人类健康和推动环境的可持续性至关重要。鉴于动力电池即将进入大规模退役期,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回收这些电池,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回收规范亟需加强

      行业健康发展是关键

      大量的废旧电池,以及电池回收的风口,也很可能会造成行业的野蛮生长。在2024年的全国两会上,动力电池回收和碳足迹评估成为众多代表和委员关注的焦点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提出,动力电池回收行业亟须规范化管理,并强调建立完善的动力电池回收碳足迹计量标准对于增强我国在全球动力电池产业中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全国政协委员、华晨宝马里达工厂厂长张涛指出,目前国内废旧电池的回收和处理存在不规范现象,这不仅破坏了动力电池回收市场的正常秩序,还增加了环境安全的风险。张涛委员还提到,目前我国在退役动力电池的放电、存储和梯次利用等方面缺乏统一标准,电池残值量的评估标准也不明确,导致回收利用技术的整体发展水平有待提升。

      当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积极推动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的规范化发展,已认定并公布了5批次共156家符合标准的电池回收企业,这些企业构成了动力电池回收的白名单。这些白名单企业在资质认证、技术能力、回收渠道等方面表现出较为成熟的发展态势,预计将有效推动整个行业的规范化进程。

      同时,今年3月工信部还发布了《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度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及机电产品再制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申报工作的通知》,宣布暂停接受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综合利用企业的规范条件申报。此举旨在对已获得白名单资格的企业进行复审,并针对不合格情况提出整改或取消资格。

      然而,单一企业主导的电池回收模式在渠道稳定性、专业资质、人才配备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使得实现规模效应面临挑战。为了克服这些挑战,各环节的参与者需要加强合作,这不仅能够减少信息交流的成本,还能拓展回收渠道并实现技术的互补。

      电池回收或成车企降本新思路

      锂电池回收领域主要分为两个途径:梯次利用和拆解回收。从工信部公布的动力电池回收白名单来看,前四批名单中,梯次利用企业获得了工信部的特别批准,成为重点支持对象。然而,在第五批名单中,仅依靠梯次利用的企业比例有所下降,这表明拆解回收正在成为电池回收利用的一个重要趋势。

      在电池回收的具体技术方法上,主要存在火法和湿法两种方式。火法回收的工艺流程相对简单,它的优点在于操作简便、对原材料的要求不高,特别适合大规模废旧电池的处理。不过,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能耗较大,且金属的回收率相对较低。相比之下,湿法回收技术凭借较高的金属回收率,成为当前国内回收企业的主流技术选择。与此同时,国内外不少研究机构也在研发新的回收技术。莱斯大学就发现从电池废料中提取锂的新方法,可在30秒内回收50%的锂。

      为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确保原材料供应的稳定性,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等领先动力电池制造商已经开始涉足锂电池的回收再生业务。比如宁德时代就推出了一站式电池回收方案,实现了废旧电池到原材料的闭环转换,废旧电池经过回收工艺直接转化为可用于制造新电池的原材料。据公开资料显示,宁德时代的回收技术在镍钴锰的回收上达到了99.6%的高效率,而锂的回收率也达到了91%。在2023年,宁德时代成功生产了约13000吨碳酸锂,并回收处理了约10万吨废旧电池。

      与此同时,车企也正逐渐占据动力电池回收的主导地位。去年年末,随着《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公布,明确了各经营主体在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过程中的责任分配,强调汽车生产企业原则上应承担起动力电池回收的主体责任。

      在国内市场,主流汽车企业在动力电池回收方面普遍采取了建立回收服务网点的策略,通过自建或合作方式设立回收站点。在战略布局上,很少有车企单独行动,多数选择通过合作伙伴关系来共同推进回收业务。例如,上汽集团与宁德时代(CATL)合作进行动力电池的回收工作,而长安汽车则与天奇股份牵手,开展电池回收、梯次利用及再生业务。这些合作模式不仅提高了回收效率,也促进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度合作,打造高效率、低成本的电池回收再利用产业链闭环,对于车企降本也有着重要意义。

      面对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的挑战与机遇,破局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商业模式的变革以及政策的支持。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度合作,可以打造一个高效率、低成本的电池回收再利用的产业链闭环,这对于整个行业,尤其是车企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实际上,不少车企高管曾公开表示动力电池占据了汽车制造成本的很大一部分,因此,提前布局动力电池回收产业,不仅有助于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也是降低造车成本的一个创新策略。

      车叔总结

      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的发展,不仅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新挑战,更是推动绿色发展和实现循环经济的关键途径。随着行业的不断成熟和技术的持续进步,动力电池回收行业有着极大的潜力。对于众多的新能源车主来说,动力电池回收政策的逐渐完善,对于用车成本的降低也有着积极的意义。对于今后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各位新能源车主们有怎样的想法和期待?欢迎留言讨论!来源:汽车点评车叔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点击下载

    申请加群

  • 发布内容
  • 做任务
  • 实时动态
  • 偏好
  •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