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濮振宇 “只有全固态电池需要我们联合起来攻关,也只有全固态是我们面对的威胁和挑战。我们(的电池产业)现在已经是全球领先了,我们不想被颠覆,但是因为全固态有这种颠覆性的潜力,我们还存在风险,(虽然)还不是现实。”1月2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表示。
1月21日—22日,“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成立大会暨中国全固态电池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在大会期间,欧阳明高表示,全固态电池是公认的下一代电池的首选方案之一,被列入中国、美国、欧盟、日韩等主要国家的发展战略,也成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竞争的关键制高点。2030年左右全固态电池产业化突破的可能性极大,中国电池产业需要敲响警钟。
资料显示,液态电池是现代电子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包括铅酸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等。液态电池成本相对较低,但液态电池的电解质是液体,存在液体渗漏和膨胀的隐患,有起火爆炸的风险。与液态电池不同,固态电池是一种使用固体电极和固体电解质的电池。
欧阳明高认为,全固态电池相较液态电池具备颠覆性的技术潜力,一是高安全性,二是高能量密度,三是高功率特性,四是温度适应性好,五是材料选择范围更广。“现在的液态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续航里程不理想。液态电解质,锂离子导率和温度直接相关,全固态电池的电解质在-30°C和100°C的范围内都不会凝固,不会气化,所以温度适应性很好,不需要我们搞那么复杂的热管理,也不会因为冬天大幅的容量下降。”欧阳明高说。
“全固态电池产业化仍然面临一系列的科学难题,需要从关键材料、界面、复合电极、单体电池不同层面进行解决。比方说材料层次,硫化物电解质化学稳定性、空气稳定性很差,批量生产很难,基础硫化锂很贵,我觉得首先要把这个价格压下去。”欧阳明高说。
目前,全固态电池已开始成为国家之间竞争的新方向。欧阳明高表示,日本是举国家之力推动全固态电池商业化,拥有官—产—学联盟,丰田、本田、日产目前在全球,既研发全固态电池又生产整车,在电池与整车性能匹配结合方面比较有优势,其中丰田做的最早也最深。韩国三大电池厂LG新能源、三星SDI和SK On,在全固态电池方面也都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据了解,本田计划在2024年推出一条固态电池测试线,目标是在2025年之后将这种电池应用到车辆中。韩国SK On正在开发高分子氧化物复合和硫化物两种固态电池,目标是到2026年生产出原型产品,2028年实现商业化。三星SDI正在开发一种没有负极的固态电池,预计将于2027年量产。
欧阳明高表示,在固态电池技术路线的选择上,国内企业是以固液混合为主。半固态电池是提升安全性的技术之一,但不属于颠覆性技术。半固态电池正在试装车,但是良品率、电池成本、充电倍率、循环寿命这些问题还需要解决。从全行业看,中国既要发展渐近性的半固态技术路线,也要防范激进型全固态技术路线带来的颠覆性风险。
对于中国电池产业而言,由于现有基于液态电池建立起的产业链已经相当庞大和成熟,因此布局全固态电池需要拥有足够多的共识。
“现在如果做全固态电池,那么从原料到基材生产、电芯/电池包装配、电池生产应用到电池回收,全生命周期的产业链都会造成巨大的冲击”,欧阳明高表示,中国全固态电池的研发目前来看认识还不统一、力量比较分散、产学研不协调,需要联合起来建立协同创新平台,共同突破全固态电池产业化的关键技术。
 电池交流
 电池交流 电池技术
 电池技术 电池问答
 电池问答 供求信息
 供求信息 电池回收
 电池回收 认证检测
 认证检测 电池管理系统
 电池管理系统 电池修复
 电池修复 广告发布
 广告发布 锂电池
 锂电池 动力电池
 动力电池 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 磷酸铁锂电池
 磷酸铁锂电池 三元锂电池
 三元锂电池 18650锂电池
 18650锂电池 锂电池厂家
 锂电池厂家 钠离子电池
 钠离子电池 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 电池会议
 电池会议 电池展会
 电池展会 商务活动
 商务活动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