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欧盟宣布对华电动汽车的拟议关税进行下调。吉利汽车的关税降至19.9%,上汽集团的关税降至37.6%,其他配合调查的公司的关税降至20.8%,而不配合调查的公司将面临37.6%的关税。
最初,欧盟建议对上汽集团、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和比亚迪等多家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征收的关税范围从17.4%至38.1%不等。在重新考虑后,欧盟略微降低了这些关税,目前范围调整为17.4%至37.6%。
对于相关的中国电动车企来说,这虽然是一个好消息,但高兴的程度有限,因为与修改前相比,关税的降幅极为微小。例如,对吉利汽车加征的关税仅降低了0.01%。
修改后的关税将于7月4日生效,如果中国当局与欧盟的谈判失败,最终决定将推迟至11月。
特斯拉已要求纳入调查,可能在最终阶段获得单独计算的关税税率。这一进展突显了调查的复杂性,并预示着未来可能会进一步调整。
欧盟自2023年10月启动了反补贴调查,旨在解决对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不公平竞争的担忧,认为这些制造商从政府补贴中获益。
然而,中国对这些关税持强烈反对立场,称其为保护主义行为,并呼吁欧盟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争端。
针对中国的担忧,双方同意进行磋商。这一外交努力表明双方愿意寻求共识,避免贸易争端进一步升级。
然而,欧盟继续征收关税,即使只是进行微小调整,也让人怀疑谈判是否会成功。
关税无疑将影响蔚来和小鹏等在欧洲市场运营的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这两家公司都参与了调查,但并未被单独抽样,这意味着它们将面临20.8%的加权平均关税。
虽然略低于之前宣布的21%,但仍会增加他们的汽车成本,可能会影响它们在欧洲市场的竞争力。
▲声明: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伊斯特立场,部分资讯来自网络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